乙13 怎样作教会探访事工
一. 本课目标。
探访事工是教会事工的重要一环,不论牧养还是差传,都必须有这一事工的配合。而且这也是有心学习事奉的弟兄姐妹都有条件参与的事工,得到事奉的实际操练。
二. 预习部分。
1. 思考题。
(1)你们教会是否每星期都有安排作探访工作,安排多少时间?负责同工有参与这一事工吗?
(2)有没有在聚会中已有一年以上的信徒,你还叫不出他的名字或还没有人去探访过他的?
2. 预习经文:背诵? 太 10:11-13
三. 讲课部分。
1. 耶稣与探访。
2. 差传与探访。
3. 牧养与探访。
4. 探访事工的原则。
5. 探访事工的安排。
6. 探访事工的鉴戒。
四. 讨论部分。
1. 当你去遭意外去世的信徒家时,怎样安慰死者的家属?
2. 当你去看望患绝症的信徒时,该怎样帮助他为他祷告?
3. 当你去探访因事务缠身而很久未来教会的信徒时,该怎样提醒他?
4. 当你去探访冷淡退后不来聚会的信徒时,你是怎样帮助挽回他的?
5. 当你去探访因与其它信徒不睦而不来教会聚会的信徒时,你是怎样劝勉他的?
6. 当你去探访时见到信徒未信主的家人,你会有怎样的态度,怎样向他们传福音?
7. 当你去探访时见到有客人在座,你会怎样对待? 是否能与客人主动交谈?
大纲:怎样作教会探访事工
一. 耶稣与探访。
1. 太 18:15-16 耶稣最早提到教会的功能就是和探访有关,挽回失足信徒。
2. 路 10:5 探访的最大目的是带去主的平安,这是主复活后向门徒显现时说的第一句话。路 24:23
3. 可 1:29-31 优先去需要帮助的人家,(如病人)为他们祷告。
4. 路 19:5-10 及时去渴慕主道的人家,以免错过机会。
5. 约 11:33-36 在忧伤中的信徒,要去安慰开导,并尽量作出实际帮助。
6. 约 2:1-2 去喜庆的弟兄姐妹家祝贺,并一同献上感恩。
二. 差传与探访。
1. 徒 13:4 差传工作可以从探亲访友开始,如巴拿巴带队首先去家乡居比路。徒4:36
2. 徒 15:36 去过的地方需再去探访,可以巩固信徒信心,不至因无人关怀随流失去。
3. 弗 6:22 通过探访可以彼此沟通消息,了解情况,增加代祷负担。
三. 牧养与探访。
1. 徒20:25 在聚会点分散的教会模式中,工人对各聚会点巡回探访是作牧养事工的重要环节。
2. 徒20:20 由教会组织安排定期探访,是教会关怀牧养信徒,避免流失的重要方法。
3. 约10:3 通过探访可以按名认识信徒,作针对性的教导,是聚会对会众作不到的。
4. 提后 3:6 在牧场广大的情况下,地处边缘的聚会点和信徒家常是异端喜欢找的立足点,经常探访关怀是有效的抵制方法。
四. 探访事工的原则。
1. 路 15:4 优先看望需要中的信徒。迷羊需要首先寻找回来,撇下九十九只是反常的作法。
2. 可 1:40-42 探访事工带给人最要紧的是主的爱,满足人心灵的需要。主伸手摸他不是为医治,乃是为表示“我肯”。
3. 路10:17 这可以是教会为每个信徒提供的事奉机会,得到事奉的实际操练,为今后更多的事奉作准备。
五. 探访事工的安排。
1. 路10:1 除非是教会牧者,否则探访最好两个人一组,新老工人配搭,人太多对被探访者会带来不便。
2. 罗1:11 明确探访对象并去探访的原因,努力完成探访使命。
3. 太10:12 每次探访在见面与分手时,应为被探访家庭或个人祷告求恩惠平安。
4. 雅 5:14-15 若为病人祷告,可以多去几个人,并提醒家人更要紧的是他们自己要同心恳切祷告。
5. 约4:6 选择合适探访时间,避免吃饭时或人家不方便时候,也当注意适当的时间长短,不太长太迟。
6. 彼前3:3-4 服饰端庄,衣着整洁是对人的尊重。谈吐举止大方,是见证教会的素养。
六. 探访事工的鉴戒。
1. 在安排去探访的人员和时间时,没有考虑到被探访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。
2. 教会探访有别于个人交谊,是代表教会和肢体的关怀,应尽量避免个人因素和影响。
3. 探访应当是聚会和交谊相结合,勉励和关心相结合。不要过于正式,成了家庭聚会。
4. 可以从谈家常说起,但不要一谈家常就说不完,失去属灵目标。
5. 注意存谦和的态度和语气,避免无谓的争辩,更不要干预别人家的私事。
6. 过分拒绝信徒爱心,连水都不喝一口,使人难堪。但若还没有全家信主,则应婉拒过多的招待。
七、约伯记带给我们作探访事工的提醒。
1、当探访在患难病痛中的弟兄姊妹时,目的是安慰勉励,不是训斥指责。
2、伯6:14 受访者需要的,是慈爱和同情。
3、可以委婉提醒“反省”的重要,但不要强行坚持。
4、当无法解释所遭遇原因时,宁愿遭遇苦难也不可埋怨神、得罪神。
5、我们所知有限,神独行奇事,虽无法明白原因,仍当信靠顺服,他必有美意。
6、怎么样都不可怀疑神的大爱,他对所造的一切都显出慈爱,何况对我们呢。
7、伯42:7-8 即使是好心说错话,也同样受神严厉指责,需要认罪悔改。 |